○《召開討論追悼黃繼光式英雄李家發、張學棟兩烈士及慰問其家屬計劃》檔案的材料
○《關于同意建造許家朋烈士紀念臺并批準1000元補助費的復函》檔案的材料
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無數中華優秀兒女用鮮血和生命筑起鋼鐵長城,捍衛祖國的和平與安寧,詮釋了新中國“最可愛的人”的生動內涵。在這場血與火的較量中,不少安徽兒女義無反顧,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黃繼光式的戰斗英雄——李家發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安徽迅速出現參軍參戰熱潮,廣大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參戰。在安徽省檔案館館藏的1953年7月《安徽省兩年來的抗美援朝運動》檔案中有這樣的記載,“全省青年工人和青年學生報名參加軍事干校的有14412人;志愿赴朝服務的鐵路職工有809人;尚有已報名的預備隊員3350人;醫務人員志愿軍赴朝服務的已有19人”。史料記載,在抗美援朝運動中,全省有151034名青年踴躍參加志愿軍。他們在前線英勇作戰,立功受獎,不少志愿軍戰士為保衛祖國而光榮犧牲。在安徽籍志愿軍中,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二級英雄”“二級模范”稱號以及特等功臣(不含一、二、三等功)的就有26人。李家發、許家朋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在安徽省檔案館館藏的1953年11月9日《召開討論追悼黃繼光式英雄李家發、張學棟兩烈士及慰問其家屬計劃》檔案,該檔案記載著:“討論追悼黃繼光式英雄李家發、張學棟兩烈士,及慰問其家屬計劃,和慶賀空軍二級戰斗英雄蔣道平等事宜?!?/p>
檔案中提到的黃繼光式的英雄李家發是蕪湖南陵泉塘鄉(今家發鎮)巖虎村人。1934年6月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姑涝\動在全國掀起后,李家發聽說志愿軍要去朝鮮打美國侵略者,就到處打聽怎樣才能去前線。1951年夏,17歲的李家發踴躍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成為志愿軍六十七軍一九九師595團1連戰士,奔赴朝鮮戰場。
1952年12月,部隊在慶峴山堅守陣地,李家發當了排里的臨時通訊員。他的主要任務是每天由慶坡峴的山腰跑到玉女峰的前沿班送信。從慶坡峴到玉女峰要通過一片200多米的開闊地,敵人每天要向這片開闊地傾瀉數以千計的炮彈,任務既艱巨又危險。但李家發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通訊任務,被譽為“鐵腿通訊員”。
上甘嶺戰役后,黃繼光的英勇事跡激勵著志愿軍戰士們,李家發也不例外,他常以英雄為榜樣來鞭策自己。1953年7月,在夏季反攻戰役中,李家發所在的第一連,光榮地擔任了攻奪轎巖山主峰的主攻任務。7月13日晚上9時,大規模的夏季反攻戰役在金城前線二十幾公里寬的正面戰場上全線展開了。李家發所在排擔負攻擊116高地任務。在部隊受敵地堡火力阻滯時,他主動請戰,接受爆破任務,機智地炸毀了主地堡外圍3個火力點。身負重傷后,李家發忍著劇痛,繼續艱難地向前爬進,用最后一顆手雷摧毀主地堡,隨后陷入昏迷。反擊部隊遂發起沖鋒,哪里知道還有一處暗堡瘋狂地掃射著。部隊連續組織爆破,均因敵火力猛烈未獲成功。這時,李家發從昏迷中醒來,他以驚人的力量頑強地爬向敵地堡,靠近地堡時,毅然挺身而起,以胸膛堵住機槍射孔,為受阻部隊掃清了前進障礙。志愿軍戰士迅速攻占了轎巖山主峰,而李家發卻為抗美援朝戰爭壯烈犧牲。
1953年9月,李家發被追認為“黃繼光式英雄”、特等功臣,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追授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家勛章”。
舍身堵槍眼的志愿軍戰士——許家朋
省檔案館館藏的1958年1月4日《關于同意建造許家朋烈士紀念臺并批準1000元補助費的復函》檔案這樣記載,“你縣1957年12月14日民優字第310號函及附許家朋烈士紀念臺計劃收悉。該紀念臺建造經費共需2695元,除鄉社解決一部分外,尚需政府補助1143元。經研究:同意建造許家朋烈士紀念臺,其所需經費,先批準1000元補助費……”檔案中所說的許家朋烈士,是抗美援朝戰場上另一個“黃繼光式”的英雄。
1931 年9 月,許家朋出生于安徽省績溪縣磡頭鄉(今家朋鄉)磡頭村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1951年5月,績溪縣開展轟轟烈烈的參軍運動,許家朋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7月,許家朋所在連隊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二十三軍六十七師200團9連。1953年7月,志愿軍發動的夏季反擊戰役第三次進攻正式打響。許家朋所在部隊奉命對美軍據守的朝鮮鐵原以西的石硯洞北山進行反擊作戰,以配合主要作戰方向的進攻。
石硯洞北山是一座不足1 平方公里的小高地,位于“三八線”附近,是戰場中線的平川、永康的交界地帶,地勢十分險要。駐守在這里的是美軍“精銳”第七師17 團。7 月6日晚,電閃雷鳴,下著瓢潑大雨。許家朋所在的六連突擊排冒著大雨沿側翼向美軍主峰陣地發起攻擊。接近主峰時,美軍一暗堡突然開火,將部隊壓制在山腰間。敵軍的機槍不停地掃射,突擊隊員前進受阻,傷亡不斷增加。在山坡上距敵暗堡20多米的許家朋,看到戰友們一個個倒下,心急如焚。他非常清楚,迅速摧毀敵暗堡是奪取勝利的關鍵。他冒著彈雨向敵人火力點撲去。前進中,他的雙腿被炸傷,仍忍著傷痛,頑強地爬到暗堡,執行爆破任務。但由于炸藥包被雨淋濕,爆破未能成功。許家朋拖著傷腿繞暗堡爬行,尋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況下,為爭取時間,他毅然挺身撲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擊的槍口,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道路……
為了表彰許家朋的英雄事跡,1953 年10 月27 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許家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1954年2月15 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給許家朋追記特等功,追授“一級英雄”稱號……為了紀念許家朋烈士,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他的家鄉“磡頭鄉”改名為“家朋鄉”,并修建“許家朋烈士紀念碑”。
安徽籍戰斗英雄讓人動容
除了李家發、許家朋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還有不少安徽籍兒女前赴后繼、英勇作戰。
安徽定遠縣人蘇文俊獨自一人堅守上甘嶺一號陣地,拖住了敵人進攻,為部隊占領上甘嶺有利地形創造了條件。蘇文俊因戰功突出榮獲“拼刺殺敵二級戰斗英雄”稱號。安徽舒城縣人畢武斌在戰斗中,駕駛的飛機中彈起火,仍沉著駕機保持編隊,且戰且進,將炸藥扔向敵人陣地,終因飛機負傷過重,壯烈犧牲。立一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安徽嘉山縣人蔣道平在抗美援朝空戰中沉著機智,勇敢頑強,先后擊落美F-86戰斗機5架、擊傷2架,是擊落、擊傷美軍F-86戰斗機最多的飛行員。1953 年9 月,空軍授予蔣道平“二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安徽省鳳陽縣人韓德彩一到前線,就是一員“空中虎將”。一次空戰中,他只身與4 架F-80型敵機激烈格斗,一舉擊落敵機兩架。從此,韓德彩的名字傳遍了整個志愿軍部隊……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許多像李家發、許家朋這樣的英雄,他們用鮮血與生命展現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70年過去了,他們雖然沒有影像,甚至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但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